梅毒为传染病发病率榜首 梅毒潜伏期如何诊断?

在乙类传染病中,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其中,梅毒3517例,排名第一位。从7月开始,梅毒连续三个月在乙类传染病中排在第一位。杭州市多家医院皮肤科门诊里,最近几个月梅毒患者也明显增多。

每年夏天梅毒发病增多

今年1月至9月,浙江省梅毒发病数量为26890例,1月至6月,乙类传染病当中,肺结核排在第一位,梅毒排在第二位。但是从7月份开始,连续三个月,梅毒超过肺结核感染病例数,排名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一位。

历年来,浙江省乙类传染病当中,梅毒基本上都排在第一或第二位。但从2011年以来,浙江省的梅毒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是呈逐渐下降趋势。2011年的发病率79.95/10万,2012年的发病率为62.54/10万,比2011年下降了17%。2013年,全省共报告梅毒病例数31821例,发病率为58.10/10万,与2012年相比下降7.11%。

从监测情况来看,浙江省每年的二、三季度,梅毒报告病例数比一、四季度要高。因为梅毒感染和不安全性行为有着密切关系,相对来说,二、三季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概率比一、四季度高。所以7-9月的发病率增高,属于短期内的正常波动。

如何在梅毒潜伏期诊断出来

1、暗视野显微镜检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梅毒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是近年来才有的新的诊断梅毒的方法。IgM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用它来诊断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诊断,能判定胎儿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等优点。特异性IgM类抗体的产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机体首先出现的体液免疫应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阳性,随着疾病发展而增加,IgG抗体随后才慢慢上升。

4、分子生物学检测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PCR技术广泛用于临床,所谓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即从选择的材料扩增选择的螺旋体DNA序列,从而使经选择的螺旋体DNA 拷贝数量增加,能够便于用特异性探针来进行检测,以提高诊断率。但是,这种实验方法,要求有条件绝对好的实验室和技术一流的技师,而我国目前很少有这样高水平的实验室。不然有了污染,你放入的是梅毒螺旋体,经过DNA扩增后出现了大肠杆菌,让你哭笑不得。一些小诊所常常赶时髦,挂个PCR实验室的牌子,吃喝拉撒在一起,只能是自欺欺人。其实诊断梅毒不一定要作PCR,作一般的抽血化验即可。

5、脑脊液检查

晚期梅毒患者,当出现神经症状,经过驱梅治疗无效,应作脑脊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检查项目应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VDRL试验及胶体金试验。